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

第(1/3)页

  大顺的爵位相当珍惜,开国最为有功的大将们,也不过封为公爵而已。

  同样,像李定国、刘文秀、郑芝龙,这样举数省之地投降的一方诸侯,同样是封为公爵而已。

  王爵的话,除了太祖时期曾封过张献忠为秦王的这个黑历史外,便只有罗汝才之封南阳王、刘宗敏之封汝南王了。

  但此二王,都是二字的郡王,并非亲王,而且也只是追封,并非实封。

  如今大顺朝唯一的一位亲王,竟然是李自成那在陕北务农的三弟李自敬——他被封为赵王,是大顺朝目前唯一的一位亲藩。

  李自敬本人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农夫而已,李来亨也早就下令,在东京给他营建了一座还勉强算豪华的赵王府,命他到京居住。

  但是李自敬实在太能生了,他原先就有六个子女,四子二女,大顺建国以后,李自敬靠着这趟走运的威风,又娶了不少妻妾,到今天,居然已经有了子女十三人,共计七子六女。

  这就很夸张了。

  从辈分上来说,李自敬算是李来亨的爷爷辈。

  而且李来亨毕竟只是李过的义子,李过又只是李自成的侄子,并非子嗣。所以从血缘的相关性上来说,李自敬同太祖皇帝的亲近程度,不仅远远高于李来亨,而且也要高于太宗皇帝。

  如果严格按照朱元璋《皇明祖训》的规定,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那么大顺天下就理应归赵王李自敬所有,而非归属于李过一脉。

  李自敬本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才具,更没什么野心。

  但他的地位,还有他那有些过分的生育欲望,都使得赵王府将逐渐成为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的聚集地。

  何况,就算没有这些幕后暗流涌动的阴谋。

  光是李自敬那一大堆子女,李来亨都觉得很难处理了。

  如果按照明朝时的制度,光是李自敬一脉,就要分封多少个郡王出来了?

  再看看郭君镇、刘芳亮、袁宗第、谷可成这些百战功臣,也不过一个公爵。甚至高一功既有百战开国之功,又有外戚姻亲的血缘之近,也不过是个公爵而已。

  如方以仁、顾君恩等人,皆为顺朝开国谋划之主,但是就才一个侯爵而已,连公爵都未曾封得。

  赵王李自敬无德无才也无功,只因血缘关系,即封为大顺唯一一位亲王。近来他不知道受到谁的指使、唆使,又一再上书朝廷,声称自己年老体弱,想要告老还乡回陕北老家,去为太祖守陵寝去。

  说得是很好听,但目的却是希望借此机会,让陛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