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辽泽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辽泽

第(1/3)页

  才发现昨天两章的章节数重复了……

  ===

  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乌力吉木仁河等辽河上源水系,流到辽东平原,因地势平坦低洼等原因,流速减缓,河床淤阔,河水漫滥,在这一地区形成大片的河湖沼泽区,就有了辽泽。

  所谓“地下多水患,自驿堡墩台而外,居民绝少,四望无烟,惟芦苇萧萧耳”。

  广宁在其西,沈阳在其东,辽东边墙在辽泽这个位置向南方深深凹进去了一块,也使得辽西走廊与辽东半岛被分割为了两个地理单元。

  这就大大增加了明朝时边军防御辽地的困难度,也使得顺军酝酿之中的北伐计划,出现了许多困苦艰难的因素。

  辽泽不仅不利于出行,而且湿地在夏季很适合孳生蚊虫,又难以耕种,在明朝,辽东汉人不愿意往这里迁居。明朝干脆不要这块地区了。

  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到明末时辽东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半年的汛期,所以辽泽在夏秋两季才会出现沼泽遍布、泥泞泛滥,蚊虫孳生的景象。而到冬半年,降水稀少且气候干冷,进入枯水期,辽泽不仅会明显收缩,而且水体封冻,地表干涸硬结。所以冬春两季时候,辽泽对明、后金和蒙古三方在这一地区的出行,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自然,对于大顺军的北伐,也不会有多少影响。

  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汗王对内地用兵,都特别注意气候环境的影响。所以清军南下打击东江镇或征伐朝鲜,往往都是选择隆冬时节。

  天法四年的春天,由于气温上升,降水增加,辽泽地区又变成了一块难以通行的天险之地。

  不过这并不阻碍大顺军对于辽西走廊的攻伐,按照李来亨的计划,顺军首先要在春夏之际,也就是在天法四年的前半年,完成对辽西走廊上广宁一带的光复,将战线的最前沿,推进到辽河一线。

  而后再以辽河作为基地,于秋冬辽泽水体封冻以后,向海州、盖州一带进军。如此水陆并进,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