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

第(1/3)页

  如今周祚鼎免于被清军杀害的命运,反而官员亨通,一路升迁为了陕西省节度使,担任了主持陕西全省经济复兴规划的重任。

  周祚鼎是中农家庭出身的穷秀才,曾经亲自下地干过许多年的农活,所以他最主要抓的就是农业问题。

  当时陕西百业凋敝、人口稀疏,虽然从四川和湖北两省陆陆续续迁来了不少百姓,还有一些此前流亡到河南的难民也返回了陕西老家,但又因此造成了土地纠纷问题。

  不少人胡乱指良田为自己的旧业,很多好地一下子都多了几十户主人,因此衙门整天都在断案处理这些官司,简直没有余力去处理其余问题。

  周祚鼎于是下令,将一切“重认旧业”的案子,一次性全部结清,所有人都不要再来指认旧业了,一切无主土地全部纳入营庄,等待营田司均田时的计口分田。

  这种做法可谓相当粗暴,当时就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毕竟不少搢绅人家,是冒着很大风险跟随顺军撤去的河南,现在好不容易杀回陕西老家,你周祚鼎却一声令下,就把我家的祖业给均田了?

  老子家中又不是没有人在新朝做官的,弹劾之声立刻遍布朝野。

  但周祚鼎是举人党的一员,他同太师方以仁的关系很和睦,儿子还拜了国子监祭酒方以智做老师。那些搢绅们的靠山,多是朝中进士党的人,难以同方党抗衡,自然动摇不了周祚鼎的地位。

  解决乱认旧业的官司问题后,周祚鼎就开始接着计口分田的机会,开始实行农业改革。他认为陕西若无农政,则不足以图自存,经营关中,必以整理农业为第一关键。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的农业一直处于小农生产状态,对农作物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素未讲求,这同江南、湖广地区已经存在很大差距了。

  周祚鼎强调这种状况如不加以改变,势必“物产日薄,财力日穷”。周祚鼎曾经主持过山洞泰安州的乡官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