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

第(2/3)页

?及至本朝就为祸多时!

  是以,应当借此机会灭掉朝鲜王国,而非令其苟且偷生。等到大明颓势之时,这些人又要做乱!我们要对历史、后人负责。”

  弘治皇帝轻轻的点头。他算是比较仁厚的帝王。但这些年经常听张昭的一些观点,他亦有些想法。说句实话,宣宗皇帝为大明定下的全面收缩的战略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如今他手里握有大将、强兵,理当进取!如太宗皇帝那般,为子孙后代奠定至少百年的基业!

  礼部尚书秦纮相比较于庙堂诸公杀气比较重一点,掷地有声的道:“大明商队死伤二十多人,焉能没个交代?正该以雷霆之势灭其国。眼下的局面是豪族作乱,但百姓还不是听豪族的?”

  关于是否灭国这件事上,礼部尚书还是有足够的发言权。这是属于“礼”的范畴。

  焦芳支持道:“陛下,杀鸡儆猴!”

  大明的这些重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主。真正是“道德君子”的那真没几个。

  像户部尚书侣钟,他儿子在老家横行霸道,还有一子侣瑞收受贿赂。锦衣卫、东厂早就侦查到。

  张昭更不消说,国朝名将,擅长的就是“糊弄”、“欺诈”。弘治十六年原奴儿干都司那帮胡酋给他骗的那一个叫惨咯!有人说他:性情狡诈多变,心思阴沉诡谲。

  李东阳,谥号“文正”,算是文臣最高的荣誉。但是,他在刘瑾当政时为首辅,这是“道德君子”肯干的事?他还是很知道变通的。

  搞不好还真就刘大夏、谢迁的道德水平算比较高一点的。反正谢迁死后谥号“文正”,争议没有李东阳那么大。

  当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讲道德,本身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

  …

  眼见灭国之议就要定下来,谢迁径直质问张昭,“若是能以商业手段掠夺朝鲜王国的财富,动用大军将其并入大明的版图之中是不是得不偿失?安南就是一例!”

  观景台上一帮重臣们间的“温度”稍微降了一点。

  弘治皇帝刚刚点头,不少大臣可是都看到了。中立派基本都被影响,赞同灭掉朝鲜王国。

  而这份灭国之功落到决策的“诸公”头上,青史上怕是可以记几笔的。谁不心热呢?

  这会谢阁老提起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