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荡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荡

第(2/3)页

为父没有刘晦庵公那等圣眷。若不借此机会归乡,只怕将来死无葬身之地。”

  张升是成化年间的状元,虽然性格上有缺陷,办事能力不强,种种毛病,但基本的政治能力还是有的。不然也坐不到这个位置上。

  张元锡这才明白老父的打算,琢磨了一下,“那儿子明日就准备离京回湖广。”

  张升惆怅的点点头。

  …

  …

  京中的这个深夜里注定无眠。兵部尚书刘大夏在书房中阅读着张昭的文章。

  几次站起来,在书房里徘徊,几次又坐下来继续读。

  从张昭的“政敌”的角度来说,他很不赞同张昭的某些话。

  张昭这篇文章堪称雄文,可以逻辑自洽。但是,那仅仅是按照张昭看问题的角度而言。

  从他的角度去看,并非如张昭所说的。

  譬如说:金陵士子打砸闹事,这在江南算什么事?小的很。哪里就严重到要治罪的地步?

  如此朝廷真治罪,金陵的缙绅只怕会离心离德!治国,不是张昭看得那么简单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今大明最为繁华的都市:苏州。吴中向来富庶。太祖皇帝开国时恼其助张士诚,因而吴中的税赋定的比大明其他地方高。

  而吴中的赋税年年有拖欠。历年来高达数百万两白银。这里的缙绅未必就真心向大明。

  再在金陵、扬州来这么一回,大明的精华之地有几人心向朝廷?一旦国家有事,又有几人肯出力?

  再譬如说:看似只是惩治士子,但会对士林敢言之风气造成重挫。日后还要不要“广开言路”这一条?

  刘大夏几次想要提笔写文章反驳,几次又压下来。因为,他能成为一代名臣,又必须要赞同张昭的某些话。

  譬如,很通俗的:不能吃大明的饭,砸大明的锅。

  权力和义务要对等。

  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是大明的精英、根基。

  “唉…”

  思忖良久,刘大夏颓然的叹口气。不管他多么的想反驳张昭,但他很清楚,朝堂上大部官员都会认同张昭的观点。他再写文章有何意义?

  只有等金陵、扬州两地的缙绅离心离德、士林风气压抑之后,这些人才会知道今日之错误。

  而他得考虑当今局势之下,他该何去何从了。

  …

  …

  一夜北风,晨曦出现在天际边。

  住在皇宫中的朱厚照清晨起来,惯例逃课、天气寒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