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应对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二章 应对

第(2/3)页

内阁,但如果明面上把兵权归给内阁,那就是没站住自己的位置。

  李东阳知道情况,点点头,道:“子尚,那你现在的判断是什么?边境的总督、巡抚们纷纷上书,要求调拨粮草、物资,准备作战。”

  张昭道:“元辅,目前大宁、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固原、宁夏、甘肃诸镇俱在鞑靼人骑兵的威胁之下。若是要全面备战,花费太多。前线的将士们想要立功。但大明目前的家底恐怕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李东阳赞赏的道:“不错。”

  这也是内阁的意见。以大明九边当前的实力。可以说只有大同镇稍弱,有被击破的风险。西北四镇,还有大宁都司,这些兵将基本都是在求战。

  张昭道:“因而,我们的应对策略应当是重点防御,伺机出击。下官的意见是,重点照顾宣府、榆林。户部按三个月的粮饷数,将银两拨付给枢密院。

  粮草、物资我自行筹措。

  再令李逍遥任总兵,率新军营九团并十二团营中精锐一万人驰援大同,由他节制宣府、大同、榆林三镇兵力。伺机出塞,北攻土默特部所在的归化城。”

  李东阳琢磨了一下,叹口气,道:“也罢。回头咱们在一起开个小会。把银子数目定下来。另外,监军是要的吧?”

  张昭说的简单,其实索要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权限。第一,明军的后勤供应从此是实打实的归枢密院管。朝廷拨付银两就是。

  第二,张昭要以武将节制边镇的兵力。这其实是准备将文臣的巡抚、总督们排斥在外。总不能久镇边境的督抚们都听一个年青人节制吧?这谁肯干?

  很有可能这将成为常态。就是战争的事,文臣别再掺和。

  张昭笑道:“这是自然的。新军营的监军张雄张公公早就向我请战。”

  一般而言,明朝的大军出行,必定是有一个铁三角:武将、文臣、太监。

  在明中期时,时而是武将权力最大,时而是文臣节制所有军队。这就看谁的水平高。

  而到明后期时,那肯定是文臣节制所有军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