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

第(2/3)页



  朝廷给工匠的待遇不行。不过,你肯定是按照新军营的规矩来补贴的。但是,架不住国泰商行财大气粗啊!我全部挖走肯定不行。

  就先挖五个走吧,把架子搭起来。反正我那里暂时只是冶炼出能制造铁锅、农具的铁块就行。”

  董朗之前在管知行商行二锅头的生意,被张昭调任国泰商行大掌柜(总经理)接替陈康。经过这一年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不少。兼之张昭回京封爵后吩咐过,还是表字相称。他心里敬重张昭是一回事,在张昭面前,确实是收放自如。

  唯唯诺诺,也干不好国泰商行的工作。这次去永平府买矿,更是洗去他身上的几分浮躁。

  张昭就笑,“行啊。我已经派人摸过底。很有几个工匠不愿意把手里的技术交出来。你忽悠几个走。我这里要用来做技术研发基地。现在的冶炼水准太低,练不出好钢。满足不了建筑、工具、铺设铁轨的需求。”

  在冷兵器时代,经历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发展。明朝就位于铁器时代。冶炼出的冷兵器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保证。所以,铁块向来是禁止向草原交易的。

  当年一汉当五胡,汉朝的冶炼工业功不可没啊!汉军的武备水平明显高于诸胡。

  而在排枪战术时代,铁器的主要用途便不是在冷兵器制造上。而是转化为制造枪、炮。剩下的能用钢铁增加国力的便是铁轨。

  欧洲诸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几十年内,钢铁产量其实并没有立即爆发,而是慢慢增长。直到钢铁战舰、飞机、坦克的出现,钢铁产量才爆发。

  张昭搞钢铁工业,先倒不急着上量,满足制造枪、火炮的需求后,他准备上铁轨。

  蒸汽机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搞的出来的。马拉火车是一个选项。即便是马拉的火车,其运输量、速度也不是现在的官道和水路能比的。

  董朗笑着应下来,“行啊。”

  说着话,张昭带着董朗、王武、庞泰几人离开冶炼工厂,往新军营初级学堂而去。

  张昭这段时间在新军营中,除开练兵,就是在关注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