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

第(2/3)页

报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目的都是要“切蛋糕”,拿利益的。

  刘大夏这是直接开始下手分真理报盘子里的蛋糕。而且不和张昭打招呼。说明他心里对张昭的意见不是一般的大。

  而张升只想着封禁真理报,这没想过当前的情况。看报都已经成为京中各阶层的习惯。没见通政司的邸报都快要停了吗?直接用真理报给天下布政司、府县衙门发过去。

  堵不如疏!

  刘大夏提出来“切蛋糕”,这和张昭主动“退让”,其中的利益能一样吗?

  张昭的想法是:百花(报)齐放,一枝独秀。

  刘大夏在奏章中是怎么写的?他要求禁止真理报、论道报进六科廊房抄奏章。另设新报,替代邸报发往天下,以正视听。

  换言之,他要把持官方渠道,搞出一份代表朝廷官方的报纸。而把真理报、论道报直接降格民办报纸。

  要知道,之前这两份报纸都是弘治皇帝金口玉言同意的,而且皇帝经常看,这两份报纸的第三版都会刊登朝廷的奏章节选。具备一定的权威性。

  这是釜底抽薪。刘大夏能成为弘治年间的名臣,水平、手段都是一时之选。

  …

  “哦?”

  弘治皇帝略感诧异。他以为张昭不会同意的。或者说,让步不应该这么大。毕竟,掌握舆论权代表着权力。

  甚至,他内心里也不愿意同意。真理报掌握着舆论,和他掌握着,有多大的区别?

  朝中舆论是掌握在他这个皇帝手中,还是掌握在文官们手中好?这需要想吗?

  “张爱卿,报禁一开,你有把握能竞争得过其他报纸?京中巨富者不在少数。”弘治皇帝询问道。

  以他的看法,目前,创办报纸想要成功,只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即可。而京中从来就不缺乏有钱人。他这个皇帝都算是穷人。

  张昭知道弘治皇帝说的是对的。

  若干年后,外戚李园修建清华园,花费白银几十万两。再远到崇祯年间,李自成拷打出7千万两白银。所以,不要低估明朝京中权贵们的财富。

  但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金钱啊!而是内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