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张昭的调整(下)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九章 张昭的调整(下)

第(2/3)页



  整训的第四步,军衔改革。

  大明的军队体系中,其官职、称号、品级之混乱,实在是世所罕见。搞的乱七八糟。

  京营一套体系,团营一套体系,卫所一套体系,边军又是一套体系,禁卫一套体系,还有募兵的营哨体系。

  (明军的官职体系非常的奇葩,极其难以确认。比如团营的把总,带兵一千,等同于千户。而在禁卫军中把总却是百户。再比如,游击将军有可能是都指挥,也可能是卫指挥使。)

  从这次整训起,整个蓟州镇的军队,全部使用统一的标准,明确军中的上下尊卑,便于战时指挥,核定军饷,补充混编。

  士兵标准是:辅兵、乙等兵、甲等兵。军官的等级是:小旗、总旗、百户(正六品)、千户(正五品)、卫指挥(正四品)、都指挥(正三品)、总兵(正二品)、都督(正一品)。

  此标准,我已经表奏朝廷,可在蓟州镇试行。等试行结束,再推行天下。”

  士兵分为三级,和现代的标准相对应。辅兵就比新兵强一点,只是合格的士兵而已。甲等兵就是精锐。

  军官的等级,低级层面张昭改动的并不大。百户对应的是连,按照火器军队的编制,下辖的是140人,三个连队。千户对应的是团,初步定额是1400人,下辖十个连队。后面可能还会有增加。毕竟,团与团是不同的。

  到中高级层面,改动就比较大了。

  明朝的卫所制度,千户所往上的编制是卫指挥使司,再往上是都指挥使司。

  所谓的守备、游击将军、参将、副将、总兵,这全部是战时的职位,并不常设。其职责就是字面的意思。守备负责堡寨的防御。关口、城池的防御就是参将。游击将军就是四处支援。总兵就是某一区域的最高指挥官。

  这实在不够简洁,搞得非常混乱。张昭更习惯现代的军衔制度。管你什么职务,只要把品级明确下来,就方便指挥、补充新兵。

  因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