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师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师

第(2/3)页

乱引起朝廷的注意。虽然只是小股的叛乱,但历来这种事都是很敏感的。

  譬如:大明西南地区经常有土司叛乱,其规模有多大?还不是小的很。但一经确认,朝廷大军就会进剿。

  如果正好赶上大明的文官重臣在当地坐镇,那更不消说,必定是大军压上,迅速平叛。

  所谓文官重臣就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大明朝对北虏,在明中期时还是武将主导着军事行动。

  譬如平江伯陈锐、保国公朱晖,他们都是配大将军印出征。虽然有文官总督、太监监军随行,但基本的作战方针还是他们说了算。

  而在大明的南方,那就是文官主导所有的军事行动。文人不知兵,这确实是普遍情况。但是大明的人口多啊,总会人才辈出。

  譬如:弘治年间的秦纮、王轼。接下来还有王琼,王守仁。

  这都是历年来大明南方的文官重臣。一旦有兵事,大明朝堂绝对是众口一词,让他们率军出战。而这样的文官重臣,同一时期都只有一个。

  像秦纮于弘治十一年辞官,才有王轼冒头。弘治十三年,王轼由南京户部尚书,兼任左副都御史,督贵州军务,灭掉米鲁贼。正德年间的王琼调任兵部尚书之后,他举荐阳明先生领兵。

  …

  所以,张昭的奏章抵达京师后动静很大。

  不管朝堂上的舆论,还是报纸上的舆论,大明京师没有人把建州女真苏护部的叛乱视为心腹大患。

  这怎么可能呢?

  此时坐镇辽东的可是大明第一名将:新秦伯张昭。而且,他麾下带着新军营三个团。

  别说建州女真苏护部叛乱,整个建州女真、外加海西女真叛乱,也就那么回事。

  实力更强的朵颜三卫都被新秦伯打得落花流水啊!这是实打实的战功,人人心中有底。

  当然,不怕归不怕。反响、议论都还是有的。毕竟,张昭拖延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出兵。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内幕?

  自弘治皇帝听从张昭的建议后,大明朝的军事行动只有少数人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