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

第(2/3)页

结底还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他已经和岳父王承裕商议好再搞两点试点的事情。那么,如何吸收多余的劳动力,这就是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他已经在推动这件事。陈夕凤一口叫破。

  而朝中关于互市的争论,别看现在京城中的士子将他骂成狗,但他还是有把握推行成功。

  盖因,弘治朝的君臣,不是晚明时的那帮所谓的道德君子,还是知道做实事的。如果,真论削弱鞑靼人,这互市为何不能开?

  而开互市,张昭就得保证国泰商行在其中分一杯羹。他真搞什么大公无私,下次弘治皇帝会听他“忽悠”?

  贸易顺差,这笔利润给权贵们吞下去也是吞,给弘治皇帝吃一口有何不可?

  至此,他的整体布局基本完成,就等着弘治皇帝召开廷议,把事情落实下来。

  他之所以要国泰商行涉足布匹、钢铁行业,还有另外的考虑。

  众所周知,穿越者要改造世界,第一要务是要提高本朝的人口。而现在才是十六世纪初,美洲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三样高产农作物连影子都看不到。

  全球的地理大发现才刚刚开始啊!他想搜寻也没辙,除非他也推动大航海。

  但是,对明朝的利益集团而言,征服海外的土地,根本没有动力。他们连可见的陆地都还没征服完呢。西方搞大航海,那是因为奥斯曼帝国把贸易路线给掐断了啊!

  所以,要推动整个明王朝的国力增长,从人口红利上想办法有些难度。办法不是没有。那就是打下更多的膏腴之地,移民过去屯田,繁衍人口。

  然而,这比高产农作物慢太多啊。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人口爆到十四亿?

  明朝人口统计数据,不同的历史学家给出的人口估算不同。最少的认为明末时只有六千万,最高的认为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有1.6亿人口。

  那他只剩下一个办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这个名词,不用过多的阐述吧?

  简而言之,就是他只能去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搞大机器生产,以当前的人口,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