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进京_明帝国的崛起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进京

第(2/3)页

交际活动时例外。

  徐家子弟将两人引到一处花厅中。花厅中灯火通明,驱散着夜色。仆人们进来奉茶。再退下去。张昭打量着环境幽静的花厅。八仙桌、梨花木椅、字画、瓷器陈列。显得雅致。

  …

  …

  就在张昭在花厅中等待时,距离花厅不远的书房中,时年四十六岁的户部郎中徐贵正在书桌后奋笔疾书。

  其长子徐鼎推开门进来,等一会,小声汇报道:“父亲,那张昭已经来了。”

  徐贵有着一张国字脸,微胖,但这对于中年官员而言更添风姿,他头都没抬,说道:“叫上你四叔和李教谕一起去见他。”

  徐鼎约二十多岁,长的和徐贵肖似,只是更年轻、更瘦,欲言又止,“父亲,他若是不同意怎么办?”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都很清楚。那个叫张昭的童生为求得父亲原谅,请明理书院、父亲的旧识余籍带来一种统计之法,父亲颇为看重,想要用在户部的统计上。

  若能让户部的账目更加明了、清晰,必定会让父亲更受李阁老的看重。且会在户部尚书侣(lǚ)钟那里留下好印象。

  但是,一切的关键就在于要这个小童生同意,这种统计之法是父亲受到其启发而运用在户部统计上。

  简单的说,就是“技术转让”。

  徐贵看儿子一眼,还是差点火候啊,道:“他会同意的。”这种事,在他和张昭的默契中,他给张昭想要的“东西”,这种统计之法自然就是他的。

  今晚就是谈这个。只有谈妥,他才会将东西拿到恩师面前。这是一个老道的官僚的做法。

  至于说张昭日后反悔,这有用吗?

  …

  …

  张昭和余夫子稍坐片刻,就有三人从花厅后转进来。

  为首的一人是宛平县徐县令,旁边的是顺天府府学李教谕,后面跟着徐郎中的儿子徐鼎。

  “余前辈。”徐县令笑着伸手,示意余籍落座。他和余籍打过多次叫道。和善的道:“这就是你书院的弟子张昭?果然是青年俊杰啊!”他得到族兄的吩咐:安抚张昭。

  这个小童生一个月前当着族兄的面骂李阁老“尸位素餐、水平不行”的事情他当然知道。今晚便是要化解。

  余籍和几人打个招呼,再笑着给张昭做介绍,“子尚,这便是徐县尊。”

  张昭一见徐县令的态度,心中便有底,作揖行礼道:“学生见过老父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