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为自由,偶尔是必要的_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为自由,偶尔是必要的

第(1/3)页

  老勒见刘大炮既然这样问,于是很自然地挑了挑眉,忍不住笑着道:“丞相,是看重了欧洲地区的犹太人了吧?尤其是那些有钱的犹太人。”

  刘大炮也笑道:“为什么不呢?这本就是我们最初的梦想不是么?我这也算是不忘初心了吧,我认为全世界范围内,至少对有钱人,对航海家来说,  澄海都应该算是天堂了吧,其实我还真的是有点诧异,为什么我的澄海至今也没能涌入大量的犹太人?难道我的名声现在都还没能传到欧洲去么?”

  老勒倒是也点头承认:“清廷退守长江以北,大明的政权也就算是稳定了,这里的气候,食物,  人文环境都是极好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很自由,至少对犹太人来说,是个好去处。”

  刘大炮笑道:“古今中外商贾的命运其实都差不多,有钱而无权,都是肥羊而已,在这里,有钱几乎可以做任何事,甚至是参与制定法律,即便是外国人也可以参政议政。”

  说着刘大炮很是认真严肃地道:“我知道整个欧洲的商人之间都是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希望你可以帮我在欧洲多多宣传咱们的澄海。”

  老勒闻言点了点头,却是很认真地道:“但是在我看来,大明,还不够自由。”

  “还不够自由?你还想要什么自由呢?老勒。”

  “不是我,或者说,  不止是我。其实有一件事,董事会中已经有许多股东在拜托我来跟你谈了,  除了我之外,也没人敢直接拿来在股东大会上进行提案。”

  “何事?”

  “股东们,  不止是欧洲的股东们,  还包括你们明廷的股东们,都希望朝廷可以放开枪支的限制,我们想要购买枪支火器的自由。”

  刘大炮闻言愣了一下,道:“就是人人持枪的自由?”

  “是”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刘大炮都忍不住感慨,这历史上某国走出来的这条老路他这边难不成也要挨个走一遍不成么。

  怪不得这帮股东们谁也不敢提案,也怪不得就连老勒,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支支吾吾,做足了铺垫,趁着眼下这样的机会才敢提。

  至少在刘大炮的眼里,枪支自由的本质,其实就是个体的绝对自由,在当下的这个现实环境之中,更是可以理解为资本的绝对自由。

  因为枪这东西很贵,军队内部都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真要是流入市场,巨大的供需矛盾只会将枪的价格炒到天上去。

  资本本来就看可以雇用工人,  工人也本来就远比农民更具有组织性,  只要发了枪,  稍加训练,  也就很难区分其与军队的区别了。

  直白点说,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能力将在发枪之后大幅降低。

  抛开昏君暴政什么的不谈,恐怕有些良政也没法实施了,比如历史上立下过呵呵功劳的马政,周末宋初时曾有实施过,就是强行让老百姓家中养马来解决军中无马的窘境。

  马政在的时候柴荣和赵匡胤都是拿契丹当狗来打的,赵匡胤时代有过三千非主力宋军追着六万辽军砍的好成绩。

  比如为大明立下过赫赫武功的军户制度,远逐蒙元于漠北,老朱家那也是横过的。

  真要让老百姓手里有了枪,马政?军户?做你的春秋爹篮子大梦去吧。

  狗屁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你怎么不牺牲呢。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虽然刘大炮自认为已经给了资本足够多的权力,但恐怕这份权力他们拿的还是没有安全感的,非得是手里有了枪,才会有安全感。

  说实在的这对大明百姓的价值观来说,无疑已经是一种有违常理的挑战了。

  要知道即使是府兵制的秦汉唐时代,也只是允许百姓持有刀剑,弓弩、铠甲是绝不允许百姓私藏的。

  到了宋朝以后,更是连刀剑也不允许百姓私藏了,街头斗殴若是动了刀剑,朝廷便一定会追究到底。

  传统的国人价值观中,任何不被朝廷所掌握的武力都代表着危险,而在资本的眼里,被国家所掌管的力量本身才是最大的危险。

  这却是很难不让他联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