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血溅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血溅

第(1/3)页

  天法三年秋,天子继承大位已有了三年时间,如今天下大定,云南也已归入版图之中,东南地区,除了厦门、澎湖等岛屿以外,海寇之乱同样悉数平定。

  据说海疆经略使刘希尧正在积极同郑森谈判之中,郑森要求称藩的条件,大顺朝堂上下考虑者数量也很是不少,连陛下都颇为意动,如此看来,东南一带连绵多年的战事就要彻底结束了。

  边境之患,缅甸僻处海外,明帝远蹿以后,对中国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号召力了。唯有辽东、朝鲜二地,满鞑子尚占据两处,厉兵秣马,赫然有兴兵再起的态势。

  去年代善攻入朝鲜,至今一年有余,朝鲜各地义军纷起,却因为缺乏足够的军械装备和有力训练,遭到满洲八旗的残酷屠杀。

  不仅两班士大夫被扫荡一空,连一般百姓也尽遭到屠刀之戮,惨不忍睹,几至极点。顺朝朝中,有不少深明大义的官员,即便李来亨一再用种种借口推迟伐辽救鲜的军事行动,他们也坚定不拔,几乎每次朝会都要重提此事。

  更引起京中震惊的,无疑是上个月,来自朝鲜的求援使节团中,竟然有十一个人,同时在开封皇宫的宫门前面,刎颈自杀,血溅金河。

  这些使者来华日久,却一直没能说服大顺军出兵。他们日日夜夜都为朝鲜同胞的遭遇产生感同身受的痛苦,当清军又在某道进行大屠杀的消息传来后,使节团的成员们愤慨到了极点,便下定了包申胥哭秦庭的悲壮决心。

  他们誓死决定,用自己的性命和鲜血,唤醒大顺朝廷上对朝鲜战事的注意力。

  朝鲜十一壮士血溅宫门的事情发生以后,便是天子也再不能对东北战事视若无睹了。朝堂上下的舆论如火沸腾,不少没有经历过明末抗清战事的主战派年轻官员,也都愤然挺身而出,群聚大殿之中,请天子出兵为属国复此春秋大义之仇。

  但是那些经历过明末以来连年乱战的老臣们,就持重得多。他们既知道八旗军的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