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

第(1/3)页

  大顺朝得国至正,对民间基层社会的政权组织建设空前完善,所以朝廷的自信力也空前强大,并不禁止民间的各色结社。

  由于战争的需要,虽然收辽之役以后,满洲人已经不再成为迫在眉睫的一大威胁,可是河套以外的蒙古各部落,依旧时常南下入寇内地,正在漠西崛起的准噶尔诸部,更趁着东蒙古诸部权力结构的瓦解和真空大举西进。

  战争的威胁,始终没有消退。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筹措骑兵所需,朝廷已经多次发布了允许民间养马、鼓励民间养马的诏令。

  同时大顺军在巩固对河套、青海的统治以后,也于当地设立了官办的马场。同样,收辽之役后顺军占领了毛怜卫一带,为了避免东北地区又有像满洲人一样的地方强权崛起,顺朝对东北的统治特别用心,毛怜牧场也得到了严密完善的控制。

  在东北一带,辽西、辽东并合并为辽宁行省,设立了节度使、观察使、采访使、营田使等等建制,恢复了明朝以来的郡县建制。

  由于清国统治期间,曾经将大批关内百姓掳掠至辽地为奴隶。

  对于这一批百姓,顺朝则根据其资源与否,授予路费盘缠,由官府组织回乡活动。

  愿意留在关外继续生活的百姓,则授予份地和房舍,使其能够安居乐业——当然份地和民宅的来源,当然是出自于没收清国权贵之手。

  经过历年战乱以及难民的回乡潮后,辽宁省的人口大为减少,虽然不至于到十室九空的地步,但相比较万历鼎盛时期的形势,人口稠密程度已经减少了数倍以上。

  为此,顺朝又不得不继续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活动。

  此前数年间,大顺主要是从河南一省迁徙人口,充实遭到清军撤离时系统性破坏的畿辅地区。现在则又从山东一省,由官府出面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年间即移民约十余万百姓。

  为了让这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仅多赐份地和田宅,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