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

第(1/3)页

  朝廷中,自称方以仁门生的人,数量实在不少。

  方以仁对这种情况,也不加以制止。但是真正被他纳为心腹之人,亦即所谓方党者,却又少之又少了。

  今年以来,已有过不少被朝臣看做“方党”的大臣,因为在清田驰禁改制过程中,偏袒士绅,或者圈地牟利,而被天子处以极刑。

  这些人,其实几乎全部都和方以仁没有太多关系。

  但方太师对此还是照单全收,他多番上书请罪,甚至写过请辞平章的奏疏,只是天子一样不理会。

  另外一些科道言官闻风而动,攻击方以仁,天子同样只是留中,并不处置。

  李来亨和方以仁的关系,微妙又特殊。

  他们互相自知根脚,也因此使得大顺朝堂,异常平稳。现在顺朝虽然兼并了前明的大批旧臣,闯营老人的分量被稀释很多。

  但是只要有方太师这栋紫金梁、白玉柱在,顺朝的朝堂,便始终安稳的不得了。

  那些前明旧臣,绝对翻不出什么浪花。

  便是其他被天子欣赏的重臣,像顾君恩、谢徵、宋企郊、巩淯等人,也很少能够触及方以仁对于朝堂的真正统治。

  方以仁振袖而起,大顺朝堂,方方面面,还需要他与天子共承之。

  方以智醉心学术,一门心思研究物理、数学,做着弘文院掌院学士的官,每天却都跑去国子监教书,给年轻的士子们灌输新思想。

  让方以智左迁国子监祭酒,这也是方以仁自己的意思。

  毕竟弘文院那是大顺高级官员的后备基地,一直让自己的亲堂弟,掌握弘文院,还一直不去管事。

  迟早引起言官们的强烈攻击,也会让天子有所不满。

  让方以智去国子监教书,做一个清贵的闲官,又能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方以智自己也是会非常满意的。

  说来当初在徐州投奔李来亨的三位士人,许都又被调任为了淮海省节度使,负责起了草创新省的重任,陈子龙则做了福建巡按直指使,都是省级高官。

  只有方以智对仕途很不上心,本来弘文院的掌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