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

第(1/3)页

  张国武是姜瓖的旧部,他是汾州人,原本是大同明军中的一名守备。刘迁背叛姜瓖,举大同降清的时候,张国武还是随波逐流投降了清军;但是多尔衮颁布剃发令以后,他便不甘受辱,趁夜杀死了督军的满洲兵十余人后,率部南投太原,回到了老上司姜瓖的部下。

  张国武和王辅臣一样,都是太原守军里一流的骑将。这两人都身手矫捷,英武非常,只是王辅臣性情难测,张国武的为人则质朴得多。

  他到太原以后,跟李来亨派来驰援太原的殿中军将领袁时泰打成一片,关系甚好。两人还时不时地交流武艺,袁时泰还教会了张国武不少殿中军军队最新使用的军事技战法。

  “如此战法,真是太白阴经、韩白秘术所无。难怪河南绅民都说晋王是天生神将,我今天才算明白。”

  殿中军已经完全发展成熟的墙式冲锋战术,这种使用多个密集阵进行协调冲锋的战术,能够充分发挥纪律性的优势,抹平大顺军骑兵在马术和满蒙骁骑的差距。

  特别是当墙式冲锋将战斗拉入近战以后,敌人逃无可逃,不能发挥满洲和蒙古兵且驰且射的骑射优势,而只能在血肉交换中顺军彻底压倒。

  张国武和袁时泰学习一番以后,慢慢才回过味来,逐渐理解到了墙式冲锋战术的威力。

  这种战法不能说是最优秀的骑兵冲击战术,但是却非常适合于人力资源充沛、补充源源不断的大顺军。

  更何况,强调纪律性,而不是强调将士个人的英勇和武艺,这也是闯营和曹、献、革左的区别,是自老万岁李自成、光中天子李过,到现在监国晋王李来亨,这“三圣”所共同强调的顺军原则之一。

  袁时泰是袁时中的族弟,当年袁时中叛离顺军的时候,袁时泰就反对小袁营的叛变。小袁营被李来亨击败、重新收编以后,袁时泰在白沟河大战时屡立殊功,得以跻身殿中军中,作为没有派系和闯营根脚出身的将领,他现在也称得上是晋王嫡系。

  袁时泰、张国武二人带着一队约三百多人的骑兵部队,正活动在太原的东南侧方向。这段时间来清军不断派轻骑袭扰太原至冷泉口的粮道,所以陈永福、姜瓖二帅,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