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

第(1/3)页

  船抵南京,史可法先上了岸,高谦则停兵在江浦一带整顿兵马。

  自从徐州之变以后,高谦就裹挟史可法逃窜到了淮安。巡抚淮扬的路振飞是一名干练的官员,可是路振飞此前已经将淮扬巡抚的抚标兵力,多数派到了豫东、徐州一带抵御大顺军,他手中没有可用之军,自然沦为了高谦的附庸。

  史可法和路振飞都是有才具的名臣,可是高谦坐拥数千兵马,不管是高镇的刀枪相胁,还是大顺军于淮北的虎视眈眈,都让名臣们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

  淮安一带,因此成为了高谦驻足立脚的地方。

  高镇原来自徐州撤到淮安的兵马就有几千人,高谦以这几千人作为骨干,疯狂扩充兵马,处处抢夺钱粮。

  淮安府境内的清江浦,本来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显赫地位,依靠河务、漕运带来的繁荣,富庶不下于扬州和苏杭。

  高谦贪图清江浦的繁华富庶,先是要求淮扬巡抚路振飞在清江浦加征钞关五十万两,作为高镇扩军的钱粮。遭到路振飞拒绝以后,高谦干脆自己带兵前往清江浦抢掠,高镇官兵趁机在附近村庄到处抢掠焚杀,附近城镇、村庄,因此各结团练,拒绝高兵入城。

  高谦恼羞成怒,把原属于路振飞抚标的一营火炮抢来,准备下令攻城。病情好转的史可法才醒来不久,就赫然见到这样官绅内讧的大场面,赶紧单骑赶赴清江浦,从中斡旋,婉转劝说,又指天发誓可以前往南京为高谦争取高官厚禄以后,高谦才放弃了强行攻城的打算。

  这时候的江南一带,除了高谦的一支兵力(刚刚从数千人扩充至一万人左右),另外还有五支较为主要的军队:

  其一,是驻扎在安庆的黄得功,他出身行伍,崇祯年间长期在南直隶江北、河南一带同张献忠、革左五营等部义军作战,升至庐州总兵。黄得功的勇卫营战力颇强,但在九江之战中被郭君镇打败,损失不小,现在正驻在南京上游的安庆。

  其二,是驻扎在凤阳和滁州之间的刘良佐。刘良佐绰号“花马刘”,长期统兵在宿松、庐州、六安一带同义军作战,升任总兵官。他和凤阳总督马士英关系密切,一同盘踞凤阳、庐州、滁州。

  其三,就是名义上节制着黄得功和刘良佐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不过马士英虽然名义上能够节制黄、刘二镇,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调动黄得功的部队,之所以还能够调动起来刘良佐的军队,也只是因为两人利害关系一致而已。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士英手上掌握有一支尚具备一定战斗力的督标部队,并非手无寸铁。

  其四,就是浙江巡抚黄鸣俊麾下的浙勇团练。黄鸣俊和四川明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