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_明末不求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

第(1/3)页

  闯军的会议没有在宏敞的议事厅举行,而是在荆州官署后花园内,一个三面环水的六角亭中摆放了几把椅子,大家围坐在一起,看上去颇像是在欣赏桃红映水、柳绿摇风的初夏景色。

  正在诸将谋划如何对付革里眼贺一龙与老回回马守应的时候,严薪和萧维崧也把武昌方面的战事情况送了过来:

  张献忠在团风镇和鹦鹉洲渡江十分顺利,明朝的江汉重镇武昌已经岌岌可危。当时武昌城内一片混乱,丁启睿的两万兵马严重缺乏粮饷,朝不保夕。

  分封在这里的楚王,累世搜括,积聚了庞大的财富。省城里留下的文武官员,唯一的指靠,就是希望楚王朱华奎拿出钱来养兵设防。丁督师,还有湖广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的官员们齐集王府,跪在朱华奎面前请他借给几十万两银子充作军饷。

  家居的原任大学士贺逢圣也面见朱华奎,商量措饷事宜。朱华奎却叫人搬出洪武年间分封诸子时赐给楚王的一张裹金交椅,说道:“此可佐军,他无有!”

  李来亨好奇道:“贺逢圣这名字有点儿熟,他是个什么人?”

  熟悉湖广情况的恳德记大掌柜萧维崧说:“他是江夏人,万历进士。当年湖广建魏忠贤生祠,魏阉听说上梁文出自贺逢圣之手,高兴地亲自登门致谢。贺逢圣却说这是别人借他名义写的,乃是一种陋习。魏阉一怒之下,第二天就将他革了职。”

  “这么看来,此人还有点骨气。”

  萧维崧接着说:“崇祯即位后他才复官,后来升得很快,做过礼部尚书、内阁辅臣,又是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人称贺相国。据说他为官比较清廉,告老还乡以后,回到武昌,威望不比丁启睿低多少。”

  李过点点头说:“原来是个大官,怪道我听着十分耳熟,大约是王臣同我提到过。”

  李来亨也笑道:“武昌有丁启睿和贺逢圣在,算是给八大王给了点小麻烦。不过我看那个楚王又会把这些麻烦全部消除掉。”

  “节帅说得不错,楚王像洛阳的福王一样,是个一毛不拔的主。他听了丁启睿和贺逢圣要他出钱的话后,一言不发,后来竟闭起眼睛睡着了。贺逢圣是个老实人,丁启睿却很有手腕,丁督师出了王府,就不再约束部下,于是士兵们到处抢劫、掳掠,武昌城人心惶乱,一片恐怖。”

  一起参与军机会议的顾君恩拍掌叹道:“朱胡子不晓事,这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却叫武昌百姓平白受了许多苦。”

  萧维崧接着说道:“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