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不食周粟_诡神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章:不食周粟

第(1/3)页

  这是一段非常小的原始记录,被被古时候一种特殊的树叶汁,书写在一张纯白的动物皮上,颜色到现在依然没有退。

  其记录的内容陈智是熟悉的,其实就是现在流传了几千年的成语,“不食周粟”的典故。

  粟,小米,泛指粮食。

  典故的内容是: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姓氏墨胎。

  孤竹君去世后,欲选一位继承人,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两人互相谦让,后来纷纷离家而避。

  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听闻西伯侯姬昌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

  而入了西岐之后才知道,文王已经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

  他们二人认为诸侯伐君是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

  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乱臣贼子,誓死不作周的臣民。

  天下归周之后,他们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后一位妇人看到他们,便说:

  “你们自称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想没想过,现在采摘的野菜野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

  二人一听,方知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遂决定绝食等死,从此留下了不食周粟的故事。

  后人用这个成语形容气节高尚,有骨气,誓死也不妥协的志气。

  但并不赞同他们二人的行为,批评他们心胸狭隘,周王朝以德治天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他们不识时务,何苦这么矫情云云。

  不管怎样,这个成语的确是留下来了。

  陈智曾经觉得纳闷,以统治阶级的性格,怎么会允许这样有敌对情绪的故事向后代流传。

  所以曾经怀疑过这则故事,是后人杜撰的。

  直到现在发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