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六章:大明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求票、求收藏)_崇祯本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O六章:大明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求票、求收藏)

第(2/3)页

现在还处于水土不服阶段。

  想控制舆论,还要想别的办法。

  报纸一时半晌是派不上用场了,留着慢慢发展吧。

  夜来香发展的不错,依托钱庄和化肥工坊,已经在大明的各个城市都深深的扎下了根。下一步,就是要解决它的组织,如何进入乡村这个巨大的难题了。

  夜来香与各地码头力工搞的关系都不错,很多力工组成的帮派都掌握到了手中,这为兄弟货栈的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轮车的数量也囤积的足够多了,年后兄弟货栈就可以向京城外展开扩张了。

  郑平在颜神镇做的很不错,少年队已经扩充到1000人了。各种基础训练也基本完成,暂时不能再扩大了,得找个什么地方让他们去练练手才行。

  难民方面,有牛二他们那些少年加入后,组织越来越严密。各处水利工程进展的很快,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在工地竟然有些缺人了。

  缺人?没关系。

  人有的是。

  各家勋贵还替我的信王府养着不少人呢!

  想到此处,朱由检露出无声的笑容。

  毛纺厂也该扩建了。

  想到毛纺厂,朱由检火气一下冒了起来。

  那个分散到各家纺织的计划实在太糟糕了,还江南最好的经验呢?

  狗屎。

  想起那个不靠谱的提议,朱由检就忍不住爆粗口。

  朱由检为了能更好的管理好毛纺厂,特意从南方挖来一个具有多年管理机房经验的掌柜。

  幸亏朱由检在正式任命之前,与他仔细探讨了一下毛纺厂的发展思路。要不,真要让那掌柜按他的经验来,那朱由检就真的要哭了。

  时代的局限啊!

  不提别的了,单只纺线那一项。

  朱由检是想方设法的把人集中到一起,尽量扩大生产规模,尽量采用流水线作业来提高生产效率。

  可哪位掌柜却对工坊的此种运作,却抱有极大的怨气。

  在那位掌柜看来,分散到各家各户独立去纺线才是正途。

  实际上,不光纺线,就连织布,哪位掌柜也认为应该分散到各家各户独立去完成。

  在他看来,朱由检的毛纺工坊只需要保留羊绒制作就好。布匹从各家直接收取成品就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