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投入时代的浪潮(求月票)_我的重返2002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投入时代的浪潮(求月票)

第(2/3)页

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总总迹象都在向外界释放危险的信号。

  然而,此时的米国依旧沉迷于一切向好的美好愿景当中,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微不足道的消息。

  资本明知道存在巨大风险,但是在巨额盈利面前,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继续投身其中,将气球越吹越大。

  而这,就是沈浪的机会。

  “老板,欢迎再次来到America。”李学林热情的给了沈浪一个拥抱。

  沈浪看着李学林日益增长的体重,不免有些替他担心:“你是不是该锻炼一下了?再这么下去对健康是有影响的。”

  李学林闻言叹了口气:“是该锻炼锻炼了,以前我以为是米国的食物让我发胖,结果去年把老婆接来,每天在家里吃,还是长胖。”

  沈浪笑骂道:“这回我亲自给你找个魔鬼健身教练,不把你瘦成一道闪电我就不给他工钱!”

  “啊,不用了吧?”李学林的哀嚎声响彻机场。

  上车之后,沈浪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睛,这种跨越大洋的长途飞行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缓解了一会儿,沈浪才对李学林道。

  “这次我来的目的之前已经跟你说过了,你跟桥水基金约好见面时间了吗?”

  李学林严肃的点着头:“已经约好了明天上午十点会面。”

  沈浪只是点点头,没有再说话,开始在车上闭目养神。

  进入李学林事先开好的酒店房间,里面已经有一群人在等候,见到李学林立马站了起来,沈浪冲他们摆摆手。

  “客套话就不用多说了,直接开始吧。”

  这些人都是李学林请来的翻译,示意他们按照沈浪所说的做。

  于是,一个个开始拿起各种米国金融机构的报道开始念了起来,沈浪的英文口语还不错,但是看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就差点意思了,而且米国人的书写跟阅读习惯也不同,不是在米国生活过一段时间,读起来也会很别扭。

  虽说沈浪知道次贷危机的泡沫一定会被戳破,但是了解米国金融市场也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次为了筹措到更多资金,他将手头上大部分的股份都质押出去了,一旦出现差池,这些年的努力基本就算是白费了。

  所以,沈浪不得不谨慎行事,他知道的只是一些大势,毕竟没有亲身经历,此时投入到这股历史大潮中,其实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沈浪才把这些翻译打发走,然后闷头躺倒在床上。

  再次睁开眼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八点钟了,当沈浪出现在酒店餐厅的时候,李学林已经在等候了。

  二人简单吃了点东西后,就开始往华尔街赶。

  作为全世界最富有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已经成为财富的象征,说句不夸张的话,华尔街打个喷嚏,全球金融市场都要感冒。

  这里也成为资本的天堂,在这条街上哪怕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职员,手里说不定都握着上亿美金的投资额度。

  比较有意思的是,桥水基金总部并不在华尔街,这里只是桥水基金的分部,其实在08年次贷危机之前,桥水基金并不算很有名。

  一直到次贷危机爆发,桥水基金才一举成名,在一众亏得要倒闭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当中,成为少数几家能够逆势赚得盆满钵满的金融机构。

  当然,跟沈浪这种仗着先知先觉偷鸡的人不同,桥水基金靠的是实力,一般来讲,像对冲型基金的平均寿命都只有四年,但是桥水基金却可以屹立四十年不倒,可以证明其能力。

  沈浪跟李学林被前台带到了一间会客室,差不多十分钟之后,一个身材高达的白人老头走了进来。

  “沈先生、李先生,欢迎你们的到来,我是达利欧。”白人老头显得很热情。

  沈浪跟对方握了握手:“能够见到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是我的荣幸。”

  落座之后,达利欧寒暄道:“沈先生,我听说过你的事迹,现在很多华尔街投资人都在讨论,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