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最后的暗示_玩宝大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最后的暗示

第(1/3)页

  就在思考和表达的时候,余耀忽而想到,这特殊文物调查局,知不知道鬼眼门的往事呢?

  按说应该是知道的,但料想不可能有自己知道的多!特别是鬼眼门秘藏,他们不知情的可能性更大。

  如此,不能提及任何鬼眼门的事儿。

  和他们的合作,限于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也算是自己参与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时靠上了一棵大树,以后若有什么别的麻烦事儿,是可以借力的。

  杨四海点点头,“行,我答应了。你的人脉,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解决了这件事,余耀转而问道,“这里面还有一些疑点。比如,即便这个玉工王孙寿胆大包天,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私藏了两块小玉料,问题是他是如何得手的呢?再比如,他为什么要私留玉料?这东西私留了,万不敢示人,就为了带进棺材里?”

  吴臣应道,“这些谜团,怕是很难解开了。因为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关于王孙寿的记述都太少了。我们得到这两方铜印之后,曾经重新探查王孙寿的墓葬,是发现过竹简残留的,不过他的墓葬除了隐蔽性还可以,各种措施并不到位,竹简已经朽烂,无法辨认字迹了。”

  杨四海沉吟道,“为什么私藏,原因说不定很简单。一个玉工,见到从未见过的玉质,如果又非常喜欢,甚至到痴迷的地步,铤而走险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假设原料是和氏璧,那体量远大于传国玺。除了这两小块,至少还有二十八块碎料,打磨后被用在秦陵地宫镶嵌二十八星宿。也正因为碎料较多,使得他私藏两块小玉料,不易被发现。”

  “秦陵地宫从未被发掘,谭家怎么会臆测地宫穹顶镶嵌了二十八星宿?”余耀不由接着问道。

  “这张图,肯定是根据王孙寿墓葬里的东西推论出来的。竹简朽烂,玉雕石刻金属器却能留存,说不定会留下线索。”

  吴臣进一步说道:“谭家关于传国玉玺的线索,多半是来自王孙寿的墓葬,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wu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